首页 男频 游戏竞技 好父母更要陪伴独生子女全文免费完整版阅读_张振鹏_好父母更要陪伴独生子女最新章节更新全集

不要走入家庭教育的误区

  

每一位独生子女的父母都想把孩子教育好。父母的出发点是没问题的,但教育方法或态度却很有问题。很多时候,父母一不留神就会走入家庭教育的误区而浑然不觉。

误区1:不要对孩子有过高的期望

父母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心固然无可厚非,但如果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的话,可能对孩子来说,也是吃不消的,甚至可能还会发生难以挽回的悲剧。

“你要是考不进市重点,我就抹脖子”,这是一位妈妈对女儿的恐吓,当女儿考进市重点以后,这位妈妈又要求“你必须每次在全班考第一”。妈妈对女儿的要求在不断提高,女儿也是整日在考全班第一的焦躁与不安中度过。

有一次,她考得不好,“期末考试再拿不到第一名,我就抹脖子”,妈妈的威胁依然那么坚决。第二天,女儿出门后就再也没有回来——离家出走了。

父母对子女的要求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不断提高对孩子的要求,让孩子拼命向前冲。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家长的心愿,尤其是今天大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一个孩子倾注了父母所有的精力和心血,希望孩子能完成自己未完成的梦想,希望他是最优秀的……

于是,父母尽一切努力给孩子创造好的学习条件,各种各样的辅导班、培训班、才艺培训班、奥数班,只要时间允许,统统给报上。但是这些都只是父母的一厢情愿,把孩子当成了学习的机器,孩子却不一定愿意去学。

但过早的让孩子在压力与挫折中学习,会让孩子失去创造力、想象力和自信心 。而且长期的压抑和指责,会使孩子失去童年的乐趣,影响孩子心理及其他各种能力的培养。那么,父母应该如何处理对孩子过高的期望,制定一个合理的评价标准?

首先,父母应该孩子一个自由的时间。在孩子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以后,给孩子一些自由支配的时间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比如允许孩子看电视,充分尊重孩子的爱好,让他感受到生活的趣味性。

其次,给孩子制定一个合理的标准。要求过高会让孩子产生恐惧心理,要求过低、太容易达到会让孩子盲目自大,失去学习的动力。因此,父母应该尊重事实和孩子的能力,科学地引导和开发孩子的潜能,尽量少给孩子增加压力。

最后,经常与孩子沟通。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很多心事没有人诉说,再加上父母的不理解和高压政策,会使孩子采用一些逃避或者极端的办法来解决,所以父母要多和孩子沟通,倾听孩子的心声,使孩子积极、健康的发展。

误区2:给孩子自主权,不过多干涉

有些父母抱怨孩子的独立性越来越差,意志力非常薄弱,在生活上很多事都喜欢依赖别人。由于现在的孩子是独生子女,大部分父母习惯替孩子打理好一切,让孩子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这样的孩子以后怎么能自立自强?

一家三口一起去买电脑桌。妈妈和女儿就对该买哪一款桌子产生了分歧。女儿想要那款粉红色的桌子,但是妈妈却坚持要买那款浅绿还带有台灯的,爸爸在旁边建议道:“既然是给孩子买,就买她喜欢的就是了。”

妈妈立即反驳:“不行,她已经被你们惯坏了,今天我要把她这个不听大人话的坏习惯给改过来!”最终还是买了妈妈看重的那一款学习桌。

其实,孩子从2岁以后就有独立的人格和意识,父母不应该过多地干涉孩子的自由,不要用命令的口吻去让孩子做事,或是代替孩子做事,应该给孩子一定的自主权,让他自己决定买什么颜色的文具、什么款式的衣服,房间应该怎样摆设等。如果是孩子自愿要做的事情,他就会有很高的积极性,往往也会更容易成功。

美国的父母就很注重孩子独立性的培养:从小孩子就自己存放衣物、打扫房间,独立地解决自己遇到的各种问题,还会参与家里重大事情的决定。父母通常都会倾听孩子的意见,而且从来不会替孩子决定什么,只在关键的时候加以提醒。

专家认为:勉强让孩子去做他不喜欢的事情,不仅会伤害孩子的感情,还会扼杀孩子的个性和创造力,父母应该让孩子顺着自己的兴趣、特长去发展,以平等的态度跟孩子进行交流,并且及时对孩子的良好行为给予肯定。

因此,父母不要过多干涉孩子的事情,多给孩子自由的空间,让他自主地选择、抉择。当孩子迷茫的时候,父母要在一旁指导,让孩子明白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当孩子犯错的时候,让孩子自己去解决问题并承担后果,这样会加深孩子对错误的印象,下次也就不会轻易再犯。

此外,父母不要反复数落孩子的缺点,应该用友好方式对孩子说话,如“孩子,如果你现在有时间就去收拾房间吧”。当然,也要允许孩子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并尊重孩子的想法,接受他的建议,让孩子有更多的自主权。

误区3:对孩子多包容,不无端指责

“你怎么又在上网?”“怎么今天回来这么晚?”“老是丢三落四,你就不能长点记性吗?”……这是很多父母对孩子说得次数最多的话,当他们对孩子的行为不满时,就不断指责、批评,甚至动手,这成了孩子与父母之间最大的沟通障碍。

“爸爸,我这次考试成绩只有85分,没达到你的要求……”没给孩子解释的机会,爸爸马上大发雷霆:“怎么考得这么少,不是要求你每次必须考90分以上吗?你一定是天天玩,没有好好复习功课……”

等爸爸骂完以后,孩子委屈地说道:“这次考试特别难,我考了第二名。”

在生活中,父母尚且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更何况是孩子?无端的指责,只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所以,父母要有一颗包容的心,给孩子改错的机会,不要动不动就责骂、惩罚他,要引导他在错误中汲取经验教训,下次遇到同样问题时可以做得更好。

孩子会犯错的原因有很多种,有些是由于粗心无意间犯的错,父母要原谅孩子,并帮孩子分析原因,督促孩子改正;有些是孩子的经验能力不足,这就需要父母帮助孩子寻找原因,避免以后犯同样的错误。

父母包容的力量是巨大的,曾经有个孩子犯罪进了少管所,他母亲每天站在山头上大喊“儿子,加油,妈妈相信你是最棒的”,儿子和整个少管所的少年犯都被这位母亲震撼了,他们哭喊着:“妈妈,我们对不起你!”后来,这批少年犯进步很快,痛改前非,重新做人,是那位母亲用自己博大的爱挽救了一批迷途少年。

因此,父母要心平气和地对待孩子所犯的错,体谅孩子的过失,帮他分析原因,找出症结所在并指出改正的办法。所以,如果孩子不高兴对父母不理不睬的时候,父母不需要着急上火,应该多站在孩子的角度想想:孩子怎么会突然这样,是不是有什么事情影响了他的情绪?

对待孩子的过失,父母要善于“健忘”,老念叨他的错误会让孩子反感。多用鼓励性的话代替责备,但在鼓励孩子的时候要挑选一些好的话,把不好的让孩子自己说。比如,在问孩子考试成绩的时候,父母可以问孩子:“这次哪科考得最好?”让孩子先说考得最好的,然后让他自己说出考得不好的科目。

当然,父母如果想要用自己的包容去影响孩子,那么父母要对孩子多一份包容,少一份指责,让孩子也学会包容他人的缺点和过失。

误区4:要理智地爱孩子,不要溺爱

今天,独生子女在家中的地位越来越高,父母对孩子百依百顺;本来孩子自己可以做得事情,父母却包办代办;不忍心让孩子受一点委屈,有求必应,甚至会满足他无理的要求。

溺爱,已经成为独生子女成长过程中的一大障碍。

一位奶奶有些委屈地说道:“我家的小孙子才9岁,可脾气特别坏,稍有不顺心就砸东西,甚至动手打我,这腿上青的地方全都是他抓出来的。以前总是宠着他,想要什么给什么,现在身上的这些伤就是对我的回报?”

以前,父母在家中的位置是不可动摇的,但是现在位置完全反过来了,家里好吃的好玩的都给孩子,父母凡事听孩子的,唯恐他不高兴。于是,孩子觉得每个人都应该宠着自己,在家很霸道,一有不满意的地方就发脾气、摔东西;在学校也是非要同学听命于他,否则就会动手打人。渐渐地,父母就培养出了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小皇帝”。

当然,父母爱孩子天经地义,但是也要理智地爱。现在的许多父母恨不得一切替孩子办好,但是能做得毕竟是有限的,父母只能养育孩子而不能给他思想和灵魂,以后在社会上还要靠孩子自己去适应,因此,父母要正确的引导和教育。

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父母对自己子女爱得不够,子女就会感到痛苦,但是过分溺爱虽然是一种伟大的感情,却会使子女遭到毁灭。”孩子小时候就是一张白纸,需要父母教给他灌输正确的观念,而过度地溺爱会使孩子任性、自私,不能跟同伴很好地相处,甚至失去辨别是非的能力,这样的孩子以后怎么在社会上生存?

那么,父母应该如何正确、理智地爱孩子?

首先,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用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去感染孩子,帮孩子养成好的生活习惯,独立解决自己遇到的难题。

其次,,记住“爱孩子,就要为他未来着想”,用深沉的爱代替溺爱,要严格、有限度地爱孩子,拒绝孩子不合理的要求,培养孩子辨别是非的能力,让孩子学会感恩和与人分享。

最后,用温和的态度去纠正孩子错误的行为,不断鼓励孩子,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

误区5:重智育,但更要重品德教育

某处煤矿瓦斯大爆炸,一位女矿工被困在井下,当发现她的时候,僵硬的身体斜靠在井壁上,其中一只手捂着鼻子,另一只手却依然斜搭在井壁上,湿润的井壁上依稀写着:“儿子,读书……”这位母亲的临终遗言只是让孩子好好读书。

这是一个令人感动的故事。不过,有时候,我们也需要反思一下,孩子在智力方面的教育真的胜过一切?

一位少年管教所的管理员说:“其实,这里的孩子都非常聪明,在进少管所之前的成绩大部分都很好,但由于品德教育的缺失,导致了他们最终的犯罪,这与父母对孩子思想品德的关心程度有密切关系。”

很多父母重智轻德的教育观念,使他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忽视了教孩子最基本的道德教育,总是觉得等孩子长大了,那些做人的道理自然会懂。但很多孩子由于道德教育的缺失,而离父母所设定的成才目标越来越远,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如今的独生子女承载了太多父母的期望,没有哪个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聪慧过人,早日成才。也许有些父母认识到了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在具体行动上却又是一切围绕孩子的学习,甚至是只要孩子成绩好,就可以掩盖孩子所有的不正当行为。反过来,如果学习成绩不好,父母会觉得其他方面再好也没用。

清华大学学生刘海洋在北京动物园制造的伤熊事件依然清晰,一个如此优秀的学生居然会有这么恶劣的行为,你能否认他的智商吗?当然不能,父母对孩子的道德教育是决定孩子以后成为什么样人的关键,如果孩子的道德教育方面有问题,即使很聪明、学习成绩很好,日后也未必能成才。因此,父母要先注重培养孩子的德育,正如英国女诗人雪莱所说:“一个人如果不是真正有道德,就不可能真正有智慧。”

家庭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全面提高孩子的素质,而父母却片面的强调智力开发,忽视了孩子良好人格的塑造。现在许多不好的行为猛烈冲击着社会道德的底线,网络媒体等的负面影响也日益严重,而孩子的模仿力、接受能力都很强,很容易受到不良影响。

因此,父母首先要提高自己的道德素养,树立良好的榜样,把道德教育融入日常生活中去,用自己的行动去影响孩子,抵制各种不良行为,让孩子从小就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

误区6:敢于放手让孩子自己走路

“我孩子不会自己吃饭,需要大人喂!”“我家宝宝喝水要用奶瓶!”“我们家孩子不会自己上厕所!”……好几位妈妈围着幼儿园老师,再三嘱咐老师多照顾自己的孩子,这些孩子都是幼儿园中班的孩子,但却连最基本的自理能力都不具备。

邻居家的孩子小馨6岁了,聪明活泼,很懂礼貌,能唱会跳,非常惹人喜爱。

有一次,我问她:“小馨,你想长大了以后干什么?”她想了半天后回答道:“不知道,我的爸爸、妈妈、老师都没有告诉我。”

现在的父母,除了学习不能代替孩子以外,其他的事情全部由父母代做。也正是因为父母的过度疼爱,使孩子连穿鞋、擦鼻子这类的小事都不会自己做。确实,父母过多的保护和照顾,使孩子丧失了锻炼的机会,更多时候会给孩子养成“我不会没关系,反正爸妈会帮我做”的依赖心理,从而丧失了孩子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小时候怕孩子摔跤,父母总会抱着孩子或者牵着孩子走路,但是当孩子可以走路的时候,他却不愿意走路。比如,现在的很多孩子上学来回需要父母接送,如果父母有一次没能抽出时间去接孩子,孩子就不愿走路回家或者不认识回家的路,哪怕是离家很近。

其实,在孩子很小的时候,父母不仅要重视孩子智力的开发、技能的培养,还要重视孩子良好习惯养的成,比如自己洗脸、吃饭、穿衣服之类。只要是孩子自己可以做的事情,就应该让他自己去做,这样有利于培养孩子独立思考和接受挑战的能力,这也是帮助孩子实现自我价值,增强孩子信心的一种方式,也能激起孩子下次主动去做的兴趣。

当然,孩子成长过程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父母要做的是在旁边鼓励孩子“你可以做得很好”、“相信自己,你能行”,而不是跑过去帮孩子做好。

有时候父母就应该对孩子“狠”一点,为孩子创造自我表现的平台,让他去挖掘自己的潜能,在探索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因此,父母不要因为害怕孩子跌倒就不让他走路,而要大胆放手,让孩子独立去探索,养成不靠父母走路的良好习惯。这样即使没有父母搀扶,孩子也依然可以走得很好。

误区7:不能对孩子进行“专制统治”

在21世纪的今天,父母的专制思想依然存在。

小丹非常喜欢看动漫,周末做完作业以后,就打开电脑看起动漫来。爸爸看到后吼道:“怎么又在上网,不是不允许你上网的吗?你作业做完了?”

“我完成作业了,只看一会动漫……”不等孩子说完,爸爸就关上了电脑,去客厅看球赛了。

生活中,有些父母想要树立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严,对孩子总是厉声厉语,还制定了“我说行就行,我说不行就不行”的规矩,不允许孩子有不同的意见。对于孩子的质疑,他们的回答却是“我是你爸爸(妈妈),你必须按照我说的去做,还能害你吗?”

确实,父母为孩子所做的一切出发点都是为了孩子好,但是凡事替孩子做决定,强制性的让孩子接受不愿意接受的东西,孩子只会是表面上服从或接受,但心理却不一定接受。此外,父母长期的专制,会使孩子任何事都不敢有自己的主张,长此以往会培养出生性懦弱的孩子。

父母喜欢用命令的口吻和孩子说话,无论什么事孩子都没有发言权。他们的专制不仅表现在不让孩子有自己的想法,还会很粗暴地指责孩子,甚至会用棍棒惩罚孩子。每个人都有反抗心理,孩子也不例外,父母越专制孩子就会越反抗,以暴制暴的教育方式永远不会达到理想效果,只会让情况恶化。

其实,孩子有不同的观点和不同的做事方法,是孩子有主见、有创造力的表现,父母应该多加鼓励。如有些孩子好奇心特别重,总是想自己试一试,不试试怎么知道是错的呢?所以,父母应该大胆让他去探索尝试,只需在他犯错的时候,适当加以引导,让孩子的行为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因此,父母要转换教育方式,尝试着用商量的口吻或请求的语气和孩子说话,他可能会更愿意去做,完成的效果也会更好,尽量多给孩子自己选择的机会。此外,父母还应该注意树立权威的方式方法,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动去树立威信。

误区8:不要对孩子异常的冷漠

由于工作压力的不断增大,父母们为了给孩子创造优越的物质条件,大部分时间都是忙于工作、应酬、赚钱,好不容易回到家也已经筋疲力尽。于是,父母很少有精力去关心孩子,忽视了孩子最想要的是什么。

薛凯很想爸爸有机会能带自己去郊游,可爸爸总是很忙,好不容易有一天爸爸在家休息,他鼓起勇气跟爸爸提出了这个要求,原以为爸爸一定会同意,不料爸爸却生硬地答道:“我没空!”说完就继续盯着他的电脑了。

从此以后,薛凯再也不会主动和爸爸说话或提出要求了。

父母的初衷都是为了孩子能够更好、更健康地成长,但为什么要用这种冷漠的方式,使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

今天的孩子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心理问题,他有自己的烦恼和忧伤:当考试不理想的时候,希望有人安慰;当和同伴相处不愉快时,希望有人能听自己倾诉;当表现优秀时,希望有人赞赏……孩子的承受能力比较差,如果这些需求得不到满足,长期压抑就很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其实,孩子的要求很简单,他只希望有机会能和爸爸妈妈说说话,在迷茫的时候父母能够及时提供一些建议,受伤时能有一个温暖的拥抱……

每个父母都把孩子看成是珍宝,非常宠着孩子,尽全力满足孩子各方面的需求,可很多时候却不知道孩子真正想要的是什么,缺乏与孩子之间的沟通,这会给孩子一种“我的爸爸妈妈不爱我”的错觉。

那么,父母应该如何拉近与孩子之间的距离,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首先,父母不要给孩子立太多的规矩、管得太严,让孩子有一定自由的空间。母可以利用休息、吃饭的时间和孩子聊天,尽量让孩子多说,从他的言语中去了解孩子的兴趣、特长,这样孩子交流起来也会有共同语言。

其次,父母要对待孩子要有耐心,对孩子的承诺一定要做到,做不到的也要跟孩子解释清楚;尽可能抽时间和孩子一起做家务、参加集体活动,和孩子一起分享他的快乐,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

最后,营造一个温馨的家庭氛围。父母不要把工作中的情绪带回家,更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吵架,时刻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让他在快乐、健康的环境下成长。

误区9:威胁、吓唬孩子是不妥的

“你居然敢不听我的话,看回家怎么收拾你!”“你再这样,我就不要你了!”……经常可以听到父母这样孩子威胁孩子,但到最后,父母却不一定真的惩罚孩子。

若若已经吃了很多零食,但还跟妈妈吵着要吃。妈妈知道她怕疼,于是就吓唬她道:“你要是再吃,我就让医生叔叔过来给你打针!”

过了一会儿,她跑过来说:“刚刚我把那些零食吃完了,你也没让叔叔来给我打针啊!”

难道让孩子听话,父母就只有威胁、吓唬这一种方式吗?

现在的独生子女由于平时的娇惯,很多时候任性、动不动就发脾气。于是,有些父母想借助威胁、吓唬得到孩子妥协,但那只是暂时的,也许没过几分钟孩子的老毛病有犯。如果事后没有惩罚孩子,还会让孩子觉得父母说话不算数,以后父母的威胁就再也不管用了。既然威胁、吓唬不能彻底纠正孩子的问题,父母为什么还要用这种方法去教育孩子?

经常威胁、吓唬孩子会让孩子这也不敢做,那也不想做,因为他害怕做了以后会受到惩罚,长期下去很容易让孩子丧失信心,造成内心的恐惧而成为一个胆小怕事的人,阻碍孩子智商、情商等各方面的健康发展。

如果孩子害怕老师,他肯定不会认真听老师的课;如果小孩怕医生,他肯定不会跟医生合作;如果孩子怕父母,他肯定设法躲着父母,更谈不上友好地沟通交流……既然如此,那么父母应该如何正确地教育孩子呢?

孩子都是很聪明的,如果父母只威胁、吓唬,不去执行,会让孩子质疑父母说话的有效性,甚至会故意试探会受到什么样的惩罚,如果父母还只是口头说说,他以后就会更肆无忌惮。因此,当孩子犯错的时候,可以给一些必要的惩罚,但是要跟孩子解释被惩罚的原因,以免下次再犯同样的错误。

当然,父母也可以换种方式和孩子说话,耐心地向孩子解释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为什么要那样做,而不只是用“狼来了”“警察叔叔把你带走”“再哭就不要你了”等来威胁、吓唬孩子。

误区10:不要太过看重孩子的分数

分数一直是衡量孩子是否优秀的重要标准,“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这句话至今依然流行,当下父母之间谈论得最多的就是“你孩子考了多少分”,他们也似乎达成共识不允许孩子与成绩不好的同学交朋友。

分数的高低,已经成为父母和孩子最头疼的问题。

一个孩子拿着68分的试卷给爸爸看,爸爸仔细看完一遍后,说道:“题目这么难,如果是我还不一定能考这么多呢。其实你可以考得更好的,你看,这几个地方是因为什么原因丢分啊……”原本以为自己少不了一顿训斥,他满怀感激地看着爸爸,并暗暗下决心,下次一定要考个好成绩。

有些孩子平时很努力,但就是考不到高分,很多父母就很迷惑,难道我的孩子真的比别的孩子智力低下?

其实,智力包括注意力、记忆力、观察力、思维力和想象力等方面,有些孩子可能记忆力比较好,有些孩子可能理解力比较好,有些孩子可能观察能力比较强,但在有些方面可能就相对比较弱。因此,父母要善于挖掘孩子的长处,帮助孩子扬长避短。

父母重视孩子的考试分数,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考试成绩反映了孩子在一段时间内的学习情况。但从客观因素来看,孩子的考试成绩还包括很多非智力因素,比如考试之前孩子的身体不舒服,跟家人、同伴闹别扭情绪低落,等等。

如果只要孩子没考好,父母就大声训斥,这样不仅找不到问题所在,还会极大地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这样就很可能导致孩子因为一次考试的失败而一蹶不振。

那么,父母应该怎么正确看待孩子的学习成绩呢?

首先,分数的高低并不是决定孩子是否能成才的关键,也不是评价孩子是否优秀的唯一标准,比如有些孩子刚开始学习还没掌握学习方法,或者粗心大意丢分……

其次,父母不用把孩子的考试分数作为炫耀的资本,更不能拿孩子跟别的孩子做横向的比较,而要综合全面看待孩子各方面的能力,留心孩子的进步。

最后,如果要想父母不过分关注分数,就要用一颗平常心看待孩子的分数,改变对孩子考试分数的看法,经常和老师联系,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帮助孩子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让自己和孩子彻底地从分数的枷锁中解放出来,努力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

误区11:不要用经济物质刺激孩子

希望子女成才是每个做父母的心愿,为了提高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很多父母从物质上来激励孩子“要是你考了第一,我就给你买……”

一位父亲对儿子说:“如果你能每科考第一,我就给你买一辆奔驰。”小男孩一听,非常心动,期末考试发挥得非常好,语文、英语、数学都考了全班第一。那位父亲也很高兴,果然履行自己的诺言,给孩子买了一辆上百万的奔驰,专门用来接送孩子上学。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努力得到他人的认可,孩子也不例外。父母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当的给孩子一些物质奖励本无可厚非,但是现在父母给孩子的物质奖励一次比一次贵重,孩子的胃口也越来越大。

父母希望通过物质奖励来提高孩子学习成绩的出发点是好的,可是激励孩子的方式有很多种,如果只采用物质奖励,会让孩子只为了物质奖励而学习,没有端正的学习态度、正确的学习动机。物质奖励有一定的局限性,当孩子从其他渠道满足自己的物质需求时,这种物质奖励就不再奏效。

此外,物质奖励还会有很多危害。过多的物质奖励不仅会增加父母的经济负担,还会让孩子忘记自己的本分,盲目攀比,形成错误的价值观,使孩子陷在物欲的漩涡中不可自拔。

其实,孩子很容易满足,如果父母想要激励孩子努力学习、提高孩子的积极性,并不是只有物质奖励这一个办法,父母还可以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再加上一些奖惩措施,往往会有更好的效果。

那么,父母应该如何科学地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呢?

首先,要有明确的认识:奖励只是促进孩子学习的一种方法,而不是用物质来诱惑孩子;物质奖励终有失效的一天,有时候父母的一句真诚的赞美甚至胜过一切物质奖励,所以父母不要把物质奖励作为唯一的手段;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付出更多的爱和精力,而不是想用金钱和物质简单、快速地解决孩子的学习问题。

其次,父母在激励孩子的时候,要给他制定更合理的目标,让他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目标。如果目标太大,不仅打击孩子的自信心,还会挫伤孩子的积极性。

最后,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父母应该以精神奖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激发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探索的精神,让孩子自己主动去学习。

误区12:不要盲目地为孩子择校

如今的父母什么都想给孩子最好的,在选择学校这个问题上也毫不含糊,不惜高昂的学费,努力让孩子上名校。无论孩子考多少分,只要一毕业,父母就想方设法让孩子进名牌高校。事实上,父母千万不要盲目为孩子选择学校。

某位同学的爸爸愁眉苦脸地说道:“我孩子这次考试又考得不好,这次可有的愁了。小学毕业考的时候成绩不理想,我托关系、花钱好不容易让他上了这里的一中。其实,花再多钱也没事,只要我孩子能进好的学校,可是这次中考考得太差,现在花钱都进不去……”

父母不惜花“重金”让孩子进名牌高校,可当孩子进了名牌高校以后,效果真有那么好吗?

越来越多的父母把孩子择校看成是一种投资,总认为给孩子在选择学校上的钱得越多,以后的收益也越大,也即上重点高中、名牌大学的可能性就越大,连一些经济条件不宽裕的家庭也给孩子花费高昂的学费,努力创造条件让孩子能够在一个好的学校学习。

很显然,这些不惜一切代价也要让孩子上名牌高校的父母,很少有考虑到孩子的实际情况,比如孩子的成绩、性格特点和学校的管理模式,以及孩子是否适合在这样的学校上学等,而盲目为孩子选择重点高校。

当然,父母让孩子进重点高校,是为了孩子在一个更好的条件下学习,这样孩子会进步更快。但是如果父母忽视孩子的客观情况,盲目跟风,可能会产生一些不好的后果:如果孩子起点较低,与特别优秀的孩子一起学习会让他产生强烈的自卑感;用高昂学费买来的学习机会,也一直让孩子背着沉重的包袱,不利于孩子学习、身心的健康发展。

其实,按照孩子能力考进的学校,也许没有名牌高校那么强的师资力量,但是却可以让孩子的成绩排名靠前,备受老师关注,这样会增加孩子的学习动力和信心。父母不需要为孩子创造优越的条件而“孟母三迁”或者“重金买学校”,应该本着一切为了孩子学习的宗旨,创造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才是根本。只有孩子快乐了,他才有学习的心情,也才会学得更好。

因此,父母要因材施教,根据孩子的具体学习情况、学习能力给孩子认真择校,还要考虑家庭经济条件,充分尊重孩子的意见,选择一个适合孩子发展的学校,让他在一个轻松、快乐的环境下学习。

误区13:跟风上课外班会孩子不堪重负

独生子女身上承载着太多父母的期望,本来是无忧无虑、可以痛快玩的年纪,却被各种兴趣班、提高班、辅导班填满,几乎没有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

父母盲目给孩子报各种课外辅导班,难道不是对孩子人性的一种摧残?

小荣今年才8岁,在假期每天都忙忙碌碌。每天上午他要去学校附近的美术班学习2个小时,接着去学象棋,中午自己在外面买点吃的。下午坐1个小时的车去一个很有名的老师家学英语,然后是乒乓球,晚上还要去练跆拳道。

很多父母不想浪费孩子一分钟时间,孩子的日程安排表上总是密密麻麻的辅导课。难道孩子上完各种辅导班以后,就变成了样样精通的天才?

我们都知道,每个学校有实力的老师就那么几个,工作任务繁重,他们也没有多余的精力做好辅导机构的兼职,大多是规定时间上完课就走人,很少有真正负责、关心孩子的成长。再者,现在的课外辅导班,大多都是以营利为目的,很少能做到发现每个孩子的兴趣、问题,然后再一对一个性化辅导,所以课外辅导的效果并不显著。

其实,真正提高成绩的时间不在课上而是在课外。如果总上辅导班,会让孩子产生“反正还有辅导班,上课不听也没关系”的依赖心理,上课不认真听讲,课后也没时间去理解,对所学的知识总是一知半解。这就是为什么孩子参加了很多的辅导班,但是效果却并不显著的原因。盲目报班只会增加孩子的负担,还会让孩子有厌学的倾向。

试想,如果父母不停地喂孩子东西,却不给他消化的时间,后果会是怎样?那么,应该如何科学、合理地帮助孩子学习呢?

首先,如果孩子学习有薄弱的地方,可以事先跟孩子商量,然后带着孩子一起去去课外辅导班试听,考察培训机构的办学资质、教学方式、师资力量,以及老师是否有责任心,最重要的看孩子是否喜欢,只有他喜欢,才会有学习的动力,也才会坚持去上课。

再者,什么东西多了都会泛滥,父母不需要给孩子选择很多的兴趣班,只要选一两个孩子感兴趣的就足够了,一定要留给孩子玩得时间,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等,让他可以在全面均衡地发展。

最后,如果父母想孩子成人成才,就必须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所以孩子的健康发展离不开父母的关爱,多抽一些时间给孩子,而不是把孩子交给各种辅导班就万事大吉。

误区14:对孩子非打即骂,不能解决问题

现在很多的年轻父母,由于第一次为人父母,不知道该怎样教育孩子,怕太宠着孩子会成了溺爱,于是,就继承自己父母的教育方式,秉承着“不打不成人,不打不成材”的观念,对孩子非打即骂,造成孩子畸形发展。

有些父母动不动就喜欢用“武力”解决问题,长期压抑孩子的个性。于是,孩子也学父母的“以暴制暴”,在家里被父母打,出去他就打别的孩子,就这样习惯用武力解决与别人的矛盾,长期下去,很有可能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局面。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具备优良的品质,如上进、善良、诚实等,但是优秀的孩子不是父母打出来、骂出来的,而是教子有方的结果。父母习惯用打骂的方式让孩子顺从,只能让孩子怯于父母的威严,那是“好汉不吃眼前亏”表面上的乖巧,内心却可能充满对父母的怨恨,冲淡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感情。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自我意识逐渐增强,越来越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而父母的打骂会使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严重损伤。经常打骂孩子,不仅丧失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还会使孩子产生抵抗情绪,越打越叛逆,脾气也越来越暴躁,造成孩子的畸形人格。

其实,孩子也渴望真正能与父母实现地位上的平等,遇到事情可以与父母以友好地方式协商。因此,父母应该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降低对孩子的期待。有些父母把孩子看成是实现自己理想的机器人,不断提高对孩子的要求,一旦孩子达不到目标就要受到惩罚。其实,打骂只是发泄情绪的一种方式,对孩子现状的改变起不到实质性的作用,还不如给孩子设立比较低、可以达到的目标,然后让孩子一步步稳步前进。

其次,放下架子,心平气和地教育孩子。当孩子学习或者行为上有问题的时候,父母要保持冷静,亲切地与孩子沟通,帮孩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父母尤其要注意的是,不要把自己工作中的压力转嫁给孩子,真正从内心上尊重孩子,平静地完成和孩子的每一次交谈。

最后,改变长期以来棍棒教育的观念,教育孩子最有效的方法是耐心引导、循循善诱,而不是打骂。父母要多花时间了解孩子,借鉴一些父母的成功的教育经验,让孩子远离打骂,为他营造一个和谐的成长环境。

误区15:不要给孩子贴上“笨”标签

“我儿子是不是比别人笨,考试总是不及格?”“老师说他上课总是不能专心听讲。”“他对学习一点都不感兴趣,上课老坐不住。”……这是一群父母去咨询心理咨询师时对孩子的评价,而孩子站在旁边一直低着头,心理咨询师不经意间瞥到的眼神中充满了恐惧和无助。

一位父亲愤怒地指着儿子不及格的成绩单说:“这么简单的试卷,别人考满分,你居然考这么少,怎么这么笨呢?”“我就是比别人笨,所以才考这么少……”儿子小声说着。

其实,孩子考得比别人少,不一定就是孩子比别人笨,有可能是粗心或者方法不对,还有可能是孩子不够努力,如果父母故意说孩子笨,想通过嘲讽来激励孩子,却很容易导致孩子自卑、甚至自暴自弃,父母这样会给孩子在潜移默化中承认自己比别人笨,从而有可能真成为一个很笨的人。

其实,孩子成绩不好,父母着急是很正常的,但要正确引导孩子端正学习态度,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而不应该打击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即使当孩子怀疑自己比别人笨的时候,父母也要及时纠正:“人的智商都是差不多的,这次你考得比别人差,不是因为你比别人笨,而是因为你不够努力,方法上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般来说,孩子的自我评价能力比较低,需要借助父母的评价来加深对自己的认识,如果父母一再批评、苛责孩子,会让孩子强烈感觉到自己很失败,长期笼罩在这种阴影之下,最终将会成为一个失败者。所以,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一定更不要轻易说孩子笨,而要努力发现孩子的优点,并积极引导,这样每个孩子都能成才。

当然,如果孩子做错了事就应该教育孩子,但是要让孩子知道他错在哪里,而不是一句粗暴的责骂“这么简单的事情都做不好,你笨得跟猪一样”,否则,只会伤孩子的心。因此,面对失败的孩子,父母要不断地鼓励他,树立他的自信心,帮他走出低谷。

另外,不要拿孩子跟别人做横向比较,更不要当着外人的面批评孩子,而要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孩子,及时地发现他的优点和长处,真诚地鼓励孩子、赞赏孩子,让他信心百倍地迎接每一次挑战。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