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世的学者用“一个征服者的灵魂”、“荣耀”、“神明”等词形容他。他虽然没有恺撒大帝的稳重成熟,没有奥古斯都的聪敏智慧,但他却有孤军与半个世界对抗的勇气和不可思议的爆发力、、、、、、
他死的时候只有三十三岁,你要想知道一个三十左右的人能成什么大事,读读他的传记;你要想知道一个人的潜能有多大,读读他的传记;你要想知道人生与生命的“极致”与“极点”何在,读读他的传记、、、、、、”
――――摘自(古希腊)普鲁塔克《亚历山大大帝传》中译本之扉首语。
牙疯的《》便是要向大家讲述这位亚历山大大帝和他的父亲腓力王的故事。
当然,这儿是小说,小说就是小说,不会像传记那样尊重史实,为了故事的精彩,小说可以演义,可以脱离史实,可以夸张,可以煽情,可以任意加入作者自己的观点,注入作者自己的感情等等。所以,小说绝对会比传记好看。
但为了好看,小说的情节会与史实有一定距离,这一点还请诸位读者阅读过程中不要苛责。
好了,絮言至此。接下来首先让我们向历史学家们致敬!因为他们的记录,我们今天得以了解人类历史上曾经发生过这么多精彩的故事。
然后,请历史学家们先站到一边,让我们来读比历史更精彩的小说,读亚历山大大帝和他父亲腓力王的故事、、、、、、
*************
这些故事距今已有两千多年了,两千多年岁月的侵蚀已让它显得斑驳而陈旧,但拂去历史的尘埃,那一段段波澜壮阔的往事仍不失其激动人心处。
故事的缘起可以追遡到发生于公元前五世纪初的希波战争。那时,希伦半岛,这个从欧罗巴大陆南向伸入地中海、被认为是众神栖息之地的半岛刚刚迈入文明的门槛不久,而在其东边与其隔海相望的亚洲却已存在着一个高度发达的君主制大帝国:波斯帝国!
这时的波斯帝国历经数代帝王的扩张,已经成为一个地跨亚欧非三大洲的大帝国。一代雄主,号称万王之王的大流士一世皇帝将目光投向了西方大海深处这个小小的半岛。在这个面积尚没有波斯帝国一个行省大的半岛及其附近海岛上竟有大大小小数百个城邦国家,重要的是他们都还没有向帝国臣服。
大流士一世决心将这个半岛纳入自己帝国的版图,在他看来自己的力量已足以将小小的希伦半岛碾碎,甚至单凭自己手中强大武力的威慑就可以让希伦诸邦屈服。于是他很有帝王风度的向希伦诸城邦派出了自己的使者,向他们索要表示臣服的水和土。但他的使者们到达希伦世界后并没有得到他想像中应得的尊敬和畏惧,尤其是在希伦最有影响力的两个城邦雅典和斯巴达。
雅典人把他的使者推入了深谷,而斯巴达人则把他的使者投入深井,并说那儿有的是土和水。
万王之王对这种不遵守国际惯例的野蛮行径愤怒之极,他很快就将自己的这份愤怒诉诸于军事行动,令旗挥动处,十万铁甲精锐西向,欲一举荡平希伦半岛野蛮无礼、不服王化的诸邦。
但令他没想到的是他这份雄心壮志却折戟于马拉松之战,那一战,他的十万大军竟被一万雅典人击败,让他征服希伦的美梦成为泡影。大流士战败回国后郁闷而终,波斯西进的脚步也因此暂时停了下来。
紧接着大流士一世继位的是蒒西斯皇帝,他一心洗雪先王在马拉松的耻辱,征服希伦世界的决心更大。经过数年准备,波斯再次发起征服希伦的军事行动,这一次,蒒西斯皇帝带来的军队不是十万,而是百万,当时希伦所有城邦国家军队的总和还达不到这个数目的十分之一。
但波斯的强盛兵威并没能让酷爱自由的希伦诸邦屈服,只是让他们原本犹如一盘散沙的数百城邦团结到了一起,他们在雅典和斯巴达的率领下,众志成城,对侵略者进了英勇顽强的抵抗。
“前进啊,希伦的男儿们!
身后是我们的家园。
为了我们的妻子儿女不被奴役,
为了我们祖先的神殿和坟莹不被毁灭,
为了我们所拥有的一切,
希伦的男儿,前进,战斗!“
在自己家门口做战的希伦人,唱着激昂的战歌,以视死如归的气概,冲向了数量上远多于他们的波斯大军。
蒒西斯的错误在于让他的军队中来自被波斯征服的亚洲各部族王国的士兵占了多数,这些士兵自己对这场战争是毫无兴趣的,他们只是因为波斯人的皮鞭而不得不走上战场。这让波斯大军空有百万之数,却毫无士气可言。而且希伦半岛多山的地形不利于大规模军团做战,环岛曲曲折折的海岸线造成的众多狭窄海湾更是让波斯的大型战舰优势尽失。
士气如虹的希伦人先是由斯巴达人在温泉关阻击战中重挫了波斯人的锐气,然后希伦联合舰队在雅典人的率领下于萨拉米湾海战中一举摧毁了波斯的主力舰队,战争的结果是薛西斯皇帝步大流士一世的后尘,满腔豪情都成了空、、、、、、薛西斯带着不甘和无耐退回了亚洲。
希波战争,不足十万的希伦联军打败了波斯帝国的百万大军,希伦的民主主义者宣称这是民主和自由对独裁和专制的胜利,因为希伦诸城邦都标榜民主,尽管在斯巴达等一些实行寡头政治的城邦民主仅限于贵族阶层,但相对于波斯帝国的君主专制而言,他们确实都可以称为民主。
这次战争之后希伦诸邦迎来了自己繁荣鼎盛的黄金时代,然而繁华之后总是调零。因外敌而促成的团结在在解除了外部威胁后很快就破裂了。希伦联盟分裂了,分裂成以雅典为首的雅典同盟与以斯巴达为首的伯罗奔尼撒同盟。
斯巴达人和自己的同盟者各自回到了自己的城邦,雅典人则带领雅典同盟诸邦继续追击波斯在东地中海中的残余势力,将一个个原本被波斯征服奴役的岛国解救出来,纳入自己的同盟。在这个过程中雅典的势力迅速壮大,雅典人逐渐把原本和他们处于平等地位的同盟诸邦降到了从属的地位,向他们收取重赋以维持一支以雅典人为主的庞大海军,并对不听从雅典命令的同盟者施以军事惩罚。
至此,雅典同盟变质为雅典帝国。
雅典同盟内的诸城邦不堪忍受雅典剥削,遂向斯巴达寻求庇护,而斯巴达也无法容忍雅典一天天的走向更加强大,他们认为如果任由雅典如此发展下去,他们和他们的同盟者早晚有一天也会被雅典所奴役。内战不可避免的爆发了。
这场被称为伯罗奔尼撒战争的希伦世界大内战持续了三十年,所有的城邦都被卷了进来,希伦世界数百年发展所积累起来的文明繁华在这场战争中彻底调零。
战争的结果是斯巴达的战士打败了雅典的政治家和哲学家(斯巴达是军人当政,雅典是政治家和哲学家当政),雅典同盟解散,雅典帝国被打回为雅典城邦,并被强行纳入伯罗奔尼撒同盟。
战争结束后,斯巴达人宣布在希伦世界除伯罗奔尼撒同盟外不允许有其它同盟存在,这样伯罗奔尼撒同盟成为希伦世界唯一的联盟,斯巴达人依凭其盟主的身份成为希伦世界的霸主。
但希伦世界的混乱局面并未就此结束。内战中各城邦间结下仇恨,城邦内部破产贫民对富有者的仇视,平民对贵族的不满,还有奴隶的反抗和逃亡,这种种矛盾在战后都激烈的表现出来。而就在这时,波斯,这个东方的庞大帝国已从上一次希波战争的失败中恢复过来,再次把贪婪的目光投向了大海深处这个小小的半岛,波斯间谍的身影又开始在混乱的希伦世界频频闪现、、、、、、
作为希伦世界霸主的斯巴达显然不具备解决这些问题的能力,相反的,它又为这其中增加了一个盟主邦与诸同盟邦间的矛盾。
内战结束后,希伦诸邦发现斯巴达人并不比雅典人好到那儿去,本来一向以艰苦朴素著称于希伦世界的斯巴达人这时已经学会了如何过一种俭朴其外,奢华其内的生活,他们如雅典人一样向诸邦征取赋税以维持他们与其盟主身份相符的奢华生活,并要供养一支军队以维持这种可以享受奢华生活的盟主身份。他们甚至比雅典人更苛刻,雅典人至少还懂得从海外贸易和掠夺中增加收入,斯巴达的武夫们却是只懂得战争。
而且斯巴达人还有个很恶劣的习惯,他们总喜欢利用自己的盟主身份和军事力量在各城帮扶植代言人,强制推行与斯巴达一个模式的寡头政治。这个不良爱好更招致希伦诸邦的愤怒和痛恨。
这一切的一切使希伦世界陷入战乱的深渊无法自拨。
希伦,在混乱中一步步走向衰弱、、、、、、
混乱仍在继续,公元前四世纪中页,希伦中部城邦底比斯崛起,赶走了斯巴达派驻该邦的总督和斯巴达警备队,并征服邻近诸城邦,组成波奥提亚同盟。
这是对斯巴达人霸权的严重挑衅,所以斯巴达派军北上,而底比斯则慨然应战。双方在一个叫留克特拉的地方相遇。这个故事就从留克特拉之战开始,在这场战争中一个名叫腓力的马其顿青年步上历史舞台,希伦世界的命运开始出现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