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王爷是陛下的同胞弟弟,年轻时,曾助燕盛帝登基,太王太妃李氏,又是丞相府的嫡女,可谓强强联姻,盛极一时,可惜老太王爷三十六岁壮年之时就死了,前一代靖王竟然也没活过三十岁,第二子在二十八岁的时候战死,太王太妃扶持幼孙燕西,维持了靖王府五十年兴盛不衰。
如今,李氏已经七十岁了,在靖王府,乃至整个大燕王朝的地位都十分尊贵。
此刻,她正坐在暖榻中央,穿着宝蓝色镶金丝袄子,头上戴着貂鼠昭君套,银丝如雪,捻着手里的佛珠,看起来却十分端庄慈爱。
“长安回来了。”太王太妃的声音里带着淡淡的关切,“快抬起头来,让祖母看看。”
她抬起头来,想到太王太妃的一生,她的态度就更恭敬温和了些。
老妇人端看着她,目睫乌沉若羽,一双漂亮的眼眸迷迷蒙蒙,眼色温柔,光洁嫩滑的脸上带着浅浅笑意,五官端正,气质雍容柔和,看着就让人喜欢。
一旁的二婶看着太王太妃满意的样子,忙站了起来,走到韩长安的面前,将她扶起来,声音婉转好听,“恭喜母亲,恭喜大嫂,咱们王府又添了这么个可人的孙王妃,为王府开枝散叶了。”
现在的靖王燕西十六岁娶亲,娶了一房正妃,三房庶妃,可是到如今已经二十岁了,仍无所出,太王太妃和太王妃盼着抱孙子呢。
韩长安轻轻地低着头,二婶是黎王府的郡主,与二叔情投意合,可惜二叔死得早,二婶伤心过度,伤了元气,遗腹子出生不到一个月便夭折了。
从此以后,她便陪在太王太妃身边,后来收养了个养子,来排遣时间。
一旁的太王妃孙氏孙仪微微笑着,脸上的笑容却是冰冷的,她目不转睛地看着韩长安,“的确是个好人儿,快过来让母亲看看。”
韩长安轻轻走上前来,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礼,“母亲。”
孙氏一脸爱怜地仔细瞧着她,“京杭的佛门圣地果然是个好地方,佛光拂照,长安出脱得越发的动人了,跟个仙人儿似的。”
佛光拂照?韩长安心中冷笑了一声,王府的这些人,睁睛说瞎话,指鹿为马的本领,可是越发的炉火纯青了。
但她还是柔柔顺顺地笑道:“母亲说的是,多亏母亲把我送去。”
这话在其他人听来,韩长安是个识得大体的人,对得起她韩国公主的出生。
孙氏满意地笑笑,顺势着她的手,语重心长,又十分关切地说道:“从今往后,要和姐妹们好好相处,一起服侍燕西,为靖王府开枝散叶,院子已经为你准备好了,缺什么少什么就来跟母亲说。”
韩长安的脸上露出一抹红晕,又害羞又和顺,“长安谨记母亲教诲,辛苦母亲了。”
太王妃看了眼玉昭,便唤了一旁的丫头,“红蔷。”
红蔷走上前来,施了一礼,站在一旁。
“红蔷是我身边照顾的一等丫头,你先带过去,回头再让牙婆子带人来,你再挑两个一等丫头,二等三等丫头已经安排好了。”
约莫过了半个时辰,孙氏把一切都安排好了,韩长安这才一一拜别,往自己住的绣春苑去,后面跟着玉昭和太王妃赐的红蔷。
她们刚刚走到花园,便听到对岸的轩苑里传出朗朗的谈笑声。
红蔷微笑着说道:“韩庶妃,那是王妃和几位庶妃呢。”
韩长安微微皱了下眉头,在进府之前,她已经打听过了,靖王一共娶了四位妃子,正妃孙国公府的嫡女孙锦羲,另外两位庶妃,一位是李侍郎家的庶女李怀柔,户部尚书的嫡女严苓。
她淡淡地看了红蔷一眼,没有说话。
就在这时,对岸远远地传来一个动听的轻笑声,“那个人是谁?怎么没见过?”
韩长安抬头看去,只见两个衣着华贵的年轻女子从轩院里走出来,其中一个遥指着自己。
池渠不宽,红蔷抬高了声音,“严庶妃,这位是刚刚回来的韩庶妃呢。”
谈话间,两位年轻的女子已经从桥廊上走过来了,严庶妃穿着一身蜜色绣襦罗裙,髻发上戴着金钗,缀着珍珠流苏,白皙的瓜子脸,丹凤眼,眉心一点朱砂痣,看着十分讨人喜欢。
而她身边的李怀柔,则穿着紫萝兰衣裙,云髻上钗着一只玉兰花簪子,额头上戴着金根抹额,鹅蛋脸看起来十分柔美,气质雍容,也是一等一的美人。
韩长安微微一笑,“原来是严妹妹跟李妹妹。”
“谁是你妹妹?”严苓看着韩长安,虽然她衣着朴素,一头如瀑青丝用一根玉簪子简约地在脑后挽了一个发髻,太阳光照在她的脸上,让她看起来十分璀璨,心里便涌起了莫名的嫉妒。
韩长安一愣,“不叫妹妹,难道要叫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