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王朝,都城鹿阳城,朝堂之上。
一名身穿龙袍的老者正襟危坐,俯视群臣。这正是大秦当今的君王秦相鸿。
“如今我大秦夺回孤月城,生擒大汉主帅皇长孙刘寻乐,众位爱卿有何见解?”秦相鸿悠悠开口,却颇具威严。
“陛下,大汉犯我疆土,皇长孙刘寻乐理当斩首示众。”虎背熊腰的武将夏明德开口说道。
“陛下,万万不可。此番大汉犯我大秦,来来回回不过三十万兵马。俨然只是想夺下几座城池,为日后图谋我大秦社稷埋下伏笔。刘寻乐是大汉皇帝最喜爱的长孙,将其斩首,恐怕会引起大汉军队的疯狂反扑。请陛下三思!”丞相秦策进言道。
“丞相所言甚是,臣附议!”一名穿着蓝色朝服的文官支持秦策的建议。
“臣附议!”
“臣附议!”
……
一众文臣皆认同丞相的看法。
“陛下,大汉无故犯我大秦,若不将刘寻乐斩首示众,不足给大汉一个教训。”将军墨寒站在夏明德一方。
“臣附议!”
“臣附议!”
……
多数武官赞成将刘寻乐斩首示众。
文武官员各持己见,秦相鸿略感差异,然后看向朝堂末之处的秦风,问道:“秦风,刘寻乐是你擒下的,你有什么看法?”
众臣闻言,皆看向稚气未脱的秦风。一个未成年的少将军,虽然碰巧攻破孤月城,但终究不过只是一个黄口小儿,能有什么样的看法?
秦风听到秦相鸿的问话,从列队中走到大殿中央,对秦相鸿深深一礼。“陛下,臣听闻明主亲贤臣而远小人,国运兴也;昏君远贤臣而亲小人,国将危矣。大汉皇长孙刘寻乐,其人恃宠而骄,善寻欢作乐,不耻与姜奎为舞,是为小人。大汉皇帝宠溺刘寻乐、刘响,猜忌姜奎,亲小人而远贤臣,是为昏庸。因此臣建议,释放刘寻乐。”
秦风一席话掷地有声,朝堂上针落可闻。
且不说建议如何,这一番言语,俨然不像是一个十五岁的孩子说出的话。
良久后,朝堂中开始议论纷纷。
“哼!释放刘寻乐,如何体现我大秦国威?”夏明德第一个反驳。
人家在你的地盘上攻城略地,你倒好,抓住之后,不加惩治,反而将其释放,纯属无稽之谈。
“到底是个孩子,想法太过天真了。”丞相秦策微微一叹,本来就对秦风没有抱太大的期望,因此也谈不上反驳。
毕竟秦风只有十五岁,无论是见闻和阅历,在整个朝堂上都是最低浅的。
众朝臣,或反驳讥笑,或摇头轻叹,皆不认同秦风的看法。
而端坐在龙椅上的秦相鸿,却是眼睛一眯,试探道:“哦?释放刘寻乐?如何释放?”
秦风再次行礼,答道:“有偿释放!”
“何为有偿释放?”秦风不拘一格的词汇引起了秦相鸿的兴趣。
“回陛下。我们可以用刘寻乐换取我大秦丢失的四座城池。既然他是大汉皇帝最喜爱的皇长孙,而且大汉也不缺少我大秦这几座城池,我们不妨一试。再者,刘寻乐其人,杀或不杀,有他或没他,对我大秦来讲,都不会有什么影响。对于大汉皇帝,刘寻乐是个宝;但是对于大汉王朝,刘寻乐则是个祸害。既然是个祸害,我们为什么不把他留给大汉,换取我大秦的城池,何乐而不为呢?”
此话一出,朝堂上人人皆惊。
“好!好!好一个有偿释放!哈哈…我大秦有良将!九王可以含笑九泉了!”秦相鸿当即赞赏道。
对于刘寻乐,杀了虽然可以正国威,但是以后夺取丢失的五座城池,还要付出无数将士的性命。
不杀,有偿释放,换取五座城池,不仅可以张显国威,更可以不费一兵一卒拿回失地。更有甚者,把他放回大汉,让其祸乱大汉王朝。可谓是一举三得。
“传朕旨意,有偿释放刘寻乐,换取我大秦失地。修国书一封,送往大汉王朝!”
三日后,大汉都城迟照,朝堂之上。
“众位爱卿,大秦来书,欲以寻乐换取我方占领的五座城池,善否?”刘长啸放下大秦国书,问道。
“陛下,皇长孙不学无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臣以为,此举不可!”丞相姜奎第一个就反对,却没注意到刘长啸脸上表情的不自然。
当着皇帝与满朝文武的面,说皇帝最喜欢的长孙是个废物,言语难听至极。这话谁听了,都不会舒服。
“放肆!”刘长啸当即一拍龙椅,龙颜大怒。
“陛下,寻乐将来要继承大统,号令天下,是我大汉的希望。今日被丞相说的如此不堪,丞相岂不是说陛下昏庸吗?”三王爷刘响见龙颜震怒,当即给姜奎下一个绊子。
姜奎闻言,顿时心中惶恐。“陛下,臣失言!臣失言!请陛下恕罪!”
作为一名权倾朝野的重臣,姜奎岂能不懂得察言观色?然而强行说出了心中的想法,反而适得其反。姜奎知道,再多说一句,情况还会更糟,当即退入列班,不再言语。
一开始,皇帝问话,作为丞相,不得不开口。如今圣上不喜,不如缄口不言,言多必失。
“陛下,五座城池对我大汉来说,微不足道,我大汉也不差这几座城池。寻乐是您最喜欢的皇孙,更是我大汉的未来。臣建议,接受大秦国书所述的条件。”
“三王爷所言极是,臣等附议!”姜奎的意见,大多朝臣都心知肚明,但却被皇帝驳回。
既然圣意已决,余下众臣也无可反对,不如顺水推舟,支持刘响的观点。
大汉王朝接受了大秦国书。
数日后,大汉军队从大秦疆域撤离,同时带走了奄奄一息的皇长孙刘寻乐。
刘寻乐一身的伤不是大秦王朝弄出的,大汉也没说什么。只要人没死,也算不上违约。谁叫他没事睡别人老婆呢?
回到迟照,询问了刘响之后,才知道自己被人算计了。
不过他有口难言。无论怎么说,事实已定。刘寻乐憋了一肚子气,又不知道往哪发。
大秦拿回失地后,秦风由于出策有功,被加封为一品将军。如此一来,秦风算是真正的进入了人们的视线。
这一日,九王府来了一位不同寻常的客人。
秦风看着下首一个穿着黑色披风的客人,疑惑地问道:“阁下,请问你是?”
那人没有回答,直接将披风掀开,露出一个让秦风意想不到的面孔。
秦风瞳孔一缩,匆忙行礼,道:“秦风拜见四皇子殿下!”
四皇子秦玉弦一把手将秦风扶起来,有些责备地道:“风弟不必多礼!本宫私自来访,多有打扰!”
“殿下客气了!殿下夤夜来访,不知有何吩咐?”秦风问道。
“你我都是皇家子弟,本宫就有话直说了。”四皇子盯着秦风的眼睛。
“殿下请讲!”秦风再次一礼。
四皇子双手后背,悠悠地说道:“父皇当政二十多年,至今仍未立太子。秦汉之争结束,朝堂稳定,民心归属。立太子的议题又提上了日程。按照大秦律例,立贤不立长。每朝立太子之前,皇帝都会给众位皇子设置一个考验,谁能通过考验,谁就是皇嗣。”
四皇子说到这里,秦风算是明白了,这是要拉自己参与皇权之争啊!
对于皇权之争,大秦王朝向来都是放到台面上进行的。只要是不影响百姓生活,不伤天害理,皇帝一般不会介入。争夺结束,胜利的一方也不得对其他任何一方进行打击报复。
因此,大秦臣子对皇权之争并不排斥。
当然,在皇权争夺的过程中,肯定会有伤亡的。涉及到权利的问题,不可能没有风险。
前朝的皇权争斗当中,九位皇子仅剩其三。第一位是当今皇帝秦相鸿;第二位,是六王爷秦伦向;最后一位,则是秦风故去的父亲九王秦碌云。
皇权争夺,是危机,也是机遇。但是如果想要有一个前程,甚至是位极人臣的话,皇权之争是一个好机会。
每一次皇权争夺,都是一次权利重新洗牌的过程。
“这一次大汉从大秦疆域退兵,以大汉王朝的作风,肯定还会卷土重来。既然避无可避,不如主动出击。父皇给我们四位皇子设置的考验是:谁能摘下大汉皇帝的脑袋,谁取得的城池最多,谁就是皇嗣,继承大统。”四皇子看了秦风一眼,说道。
“嘶!”
秦风倒吸一口凉气。
他深深的意识到,这一次大秦要亮剑了!
大秦建国不过五百年,一直采取的都是休养生息的消极政策。期间,虽然跟大汉王朝和风月王朝多多少少有些摩擦,但都是不痛不痒,小打小闹。
以往的皇权斗争还可以明哲保身,但是今时不同往日。一旦皇权争夺开始,那就意味着秦汉之争又要掀开帷幕了。
四位皇子,四个阵营,同时进入大汉疆土,攻城略地,这是阳谋!打着皇嗣争夺旗帜的阳谋!
深呼了一口气,秦风肃然道:“殿下,事关重大,可否给我三天时间考虑?三天之后,一定给殿下一个答复!”
四皇子点点头,知道这事非同小可。
如今秦风在朝中初露头角,现在来拉拢他的皇子恐怕就他一人。
这一次夤夜到访,就是想把握先机。
秦碌云刚过世不久,秦风虽然是一品将军,但尚未成气候。在朝中找一个靠山,无论是对秦风还是对整个九王府,都是很有必要的。
在四皇子走后,秦风直接来到了上官云的房间。
听秦风说完四皇子的来意,上官云双手背负,来回踱了几步,意味深长的说道:“皇上好高明的计策啊!一句话就调动了整个大秦王朝的力量。以往的皇嗣争夺中,兄弟倾轧,手足相残。无论哪一方最终胜出,成为皇嗣,消耗的都是大秦的国力。以四位皇子争夺皇嗣为根基,把控大秦所有的人力物力,对外扩张。内忧外患,一并解决!皇上即位二十多年,恐怕也准备了二十多年啊!”
“上官爷爷,我们答应四皇子吗?”秦风问道。
上官云回头看了秦风一眼,反问道:“你怎么看?”
秦风稍微整理了一下思绪,说道:“父亲过世不久,我羽翼未丰,无法独立支撑起整个九王府,势必要依靠一位皇子。以后无论我在与不在,娘亲和小雪的生活都能有所保障。这一次,皇上发动了整个大秦的力量,大势所趋,我们避无可避。问题是,我们支持哪一位皇子!”
上官云心中暗自点头。秦风能考虑到这么多,虽然由于缺乏经验,无法直指人心,但是也很不错了。倘若假以时日,他定能独当一面。
捋了捋胡须,上官云说道:“其他皇子都没有注意到你,四皇子却捷足先登,可见其眼光毒辣,出手快、准、狠!大皇子心思缜密,谋定而后动,但为人相对刻薄;二皇子行事鲁莽,粗中有细,但性格较为懦弱;三皇子为人孤傲,刚愎自用,不足为谋。四皇子眼光独到,又善于隐藏,可以成事!”
上官云字字珠心,面面俱到,奠定了秦风在皇权争夺中的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