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十二年春,大明京都应天府,皇宫的上书房中。
任以虚和朱标正静静的站在朱元璋的面前,手中拿着一叠宝钞。
“陛下,这是微臣在市面上找来的宝钞。”
“这宝钞看起来崭新无比,而且墨迹清晰,微臣断定,应该是近几日,所印刷出来的。”
“而且,这等宝钞,简直和朝廷的真品无异。”
朱元璋一脸杀气的看向任以虚:“你还敢到咱面前来?你在奉天殿内作的那首诗,咱可谓是记忆犹新啊!”
“村落甚荒凉,年年苦旱蝗。老翁佣纳债,稚子卖输粮。壁破风生屋,梁颓月堕床。那知牧民者,不肯报灾伤。”
“敢这么挖苦咱的大明,若不是标儿保你,咱定要砍了你。”
朱标一脸无奈的说道:“父皇说正事呢!”
朱元璋接过宝钞看了看说道:“朝廷有人私印宝钞牟利?”
任以虚摇了摇头:“如果只是牟利也就罢了,就怕不是为了牟利那么简单。”
“现在民间的贸易交流,已经基本都拒收宝钞了,只怕过些时日,那些手中有宝钞的人,就会出来闹事了。”
“朝廷至今,发行这么多宝钞,这次又莫名的流入了这么多,只怕会激起民变啊。”
“民变!”朱元璋低声沉吟。
作为造反出身的他,对于民变这两个字,如同造反一样敏感。
他深刻的知道,民变意味着什么。
大明朝开国才十几年,休养生息的时日尚短,各种制度也不是很完善。
北边的北元还未破灭,尚在喘息,对中原虎视眈眈。
西南边也有残元势力盘踞。
沿海一带也有海盗、倭寇时常侵扰。
这大明虽然看起来天下太平,但是也是四面楚歌,危机暗伏。
如果再这个时候,中原大地上闹出几起民变,那绝对是让人头疼的事情。
一旦扩散出去,人心惶惶,这好不容易打下来的万里江山,随时都有覆灭的可能。
“一个小小的宝钞,怎么可能会激起民变。”
朱元璋有些不信:“任以虚,你是不是太大惊小怪了。”
任以虚神色严肃,沉声道:“陛下,微臣所言,绝无夸大。”
“如果这些宝钞,都是朝廷印发的那还好,只要控制印发的数量就行了。”
“但如果这宝钞,不是朝廷印发的,而是别有用心的人,伪造的,那麻烦就大了。”
“他们毫无节制的印发,贫民百姓到最后,辛辛苦苦一年,种出来的粮食,全部换成了这些,不能吃喝度日的宝钞,肯定要出事的。”
说完,任以虚话音一顿:“而且,依照微臣看来,这宝钞真假难辨,流通顺利。”
“恐怕背后之人,就隐匿在朝中啊。”
朱元璋听完,不动声色,默默沉思。
“父皇,此事应当重视彻查啊,这将关乎到江山太平啊。”朱标又在一边提醒了一句。
朱元璋静静的坐在上首,脑中思考着,任以虚和朱标两人的话语。
随后,抬头看向了任以虚:“你查的怎么样了。”
任以虚拱手:“陛下,我只查到那些新印的宝钞,与朝廷印发的无异,恐怕是出自朝中人之手。”
“这种大事,我自知力薄,便没有继续查下去,赶来向您禀报了。”
朱元璋点了点头:“我知道了,此事我定会让锦衣卫彻查。”
随后,朱元璋看了一眼身旁的太监:“将毛骧叫来。”
很快,毛骧就出现在了朱元璋面前。
“即刻去将京城中,把这些宝钞的来历,给我查清楚。”
朱元璋话音刚落,毛骧便领命快步走了出去。
同时任以虚和朱标也退了下去。
此时的胡惟庸根本不知道,自己这边,刚散出去宝钞没几天,就被任以虚告诉了朱元璋,并且引起了重视。
按照他自己的设想,至少也应该等一两个月之后。
那些手持宝钞的百姓们,闹起事情来,朱元璋才会重视。
但是他忘了,宝钞的事情关乎到民生生活,而且还有任以虚这样的人在后面拆台。
此时的胡惟庸,依然在安排着人手,印刷着宝钞。
看着自己眼前成山堆的宝钞,他眼中满是笑意。
印出来的宝钞,不但能换成粮食物资,还能慢慢让天下陷入混乱。
另一边,锦衣卫指挥使毛骧,已经开始带人,彻查宝钞司了。
从模板到原料——彻查。
宝钞司的大大小小官员,也全部被锦衣卫带走了。
锦衣卫的诏狱里面,这些养尊处优的官员,把自己知道的所有事情,全部都抖了出来。
很快,胡惟庸这个名字,便进入了毛骧的视野。
面对这位当朝丞相,毛骧不但怠慢,也不敢擅自做主。
拿着查到的所有的信息,朝着皇宫赶去。
片刻之后,朱元璋坐在龙案后,静静的看着手中,毛骧送上来的调查结果,微微皱起了眉头:“胡惟庸干的?”
毛骧摇头:“暂时不能断定,但是胡惟庸有最大的嫌疑。”
朱元璋轻笑一声:“好了,不用查了,有嫌疑就够了。”
接着,便让毛骧退了下去,让人传令太子朱标和刘伯温觐见。
等刘伯温和朱标到了之后,朱元璋将锦衣卫的调查结果,递给了两人,淡淡说道:“说说,你们都有什么看法。”
当看清这件事情的幕后主谋,若有若无的指向胡惟庸之后,朱标答道:“父皇,这胡惟庸专权乱政、大肆敛财,现在竟然敢打起宝钞的主意。”
“儿臣认为,应当查抄相府,就地格杀,以警戒朝中百官。”
朱元璋笑了笑,看向刘伯温:“伯温,你的意思呢。”
刘伯温低头垂眉:“陛下,现在也没有查出来确凿的证据。”
“胡相国作为百官之首,在朝中和天下人心中,都有一定的地位,贸然动手,只怕不妥啊。”
朱元璋深深看了一眼刘伯温,心中冷笑。
这些老狐狸,没有一个省油的灯。
刘伯温与胡惟庸作为不同的派系,向来不和。
虽然表面上看,这次刘伯温不赞成对付胡惟庸,甚至在帮胡惟庸说话。
但是却暗示,胡惟庸作为百官之首,在朝中党羽众多,一旦动手,会很麻烦。
这不就是在提醒自己,胡惟庸的势力,已经越来越大了吗。
刘伯温这话,可比朱标的话,要狠的多了。
朱标那是直接说,要解决了胡惟庸,而刘伯温看似像在为胡惟庸开脱,但其实是在朱元璋面前,给胡惟庸上了一把眼药。
有意无意的告诉朱元璋,胡惟庸已经越来越不好控制了。
等着朱元璋自己开口命人解决,而他自己绝不开这个口。
这样,既顺了朱元璋的意,也解决了胡惟庸这个政敌,更是保全了自己的名声,将自己与胡惟庸这件事情,撇的一干二净。
真是又当又立的典型。
-
视频通古代,开局盘点最有梗皇帝全文免费完整版阅读_苏逸李二_视频通古代,开局盘点最有梗皇帝最新章节更新全集
视频通古代,开局盘点最有梗皇帝小说是作者苏逸李二创作的精彩小说,窝棚文学网为您提供内容阅读。讲述了:苏逸的手机里出现了历史时空共享视频APP。只要上面刷到的短视频,就会同步投放到历史上的各个朝代位面,被古人看见。开局就刷华夏古代皇帝谁可以称之为梗王!古人们直接笑喷!第一位:北齐文襄帝高澄:朕朕朕,狗脚朕!殴帝三拳,陛下何故谋反等名场面。第三位:宋高宗赵构:完颜九妹,赵九妹,海上飞人,大宋船神第二位:明英宗朱祁镇:大明战神,瓦剌留学生,叫门天子,明堡宗,土木堡战神老朱:...
-
刚激活军火库,皇帝派人抄我家?全文免费完整版阅读_姜溟武鸢_刚激活军火库,皇帝派人抄我家?最新章节更新全集
刚激活军火库,皇帝派人抄我家?小说是作者姜溟武鸢创作的精彩小说,窝棚文学网为您提供内容阅读。讲述了:姜溟穿越成了王府世子,功高震主的父亲被诬陷造反冤死狱中,紧接着皇帝下旨抄家,要把他全府男丁流放至边疆苦寒之地充军,女眷打入教坊司为奴为娼!这特么是天崩开局啊!好在他及时觉醒了至尊军火库系统,只要提升威望就能获得各种强大的军火!当手里没有枪的时候——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当手里有枪还有炮——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岂能郁郁久居人下?那皇位你坐得,难道朕就坐不得?!于是姜溟直接毙了传旨的钦差,扯起反旗开...
-
我真的不想当太子!全文免费完整版阅读_李承乾,李世民_我真的不想当太子!最新章节更新全集
我真的不想当太子!小说是作者李承乾,李世民创作的精彩小说,窝棚文学网为您提供内容阅读。讲述了:意外穿越到了贞观年间,并且还成了大唐太子的李承乾,在预见自己未来那接近三十年的太子生涯之后,他做出了一个违背祖宗的决定!这太子之位...给狗,狗都嫌弃的东西,我自然是拒绝的,于是,他直接向自家父皇提出了‘辞职’申请。然而他的辞职申请,换来的却是宛如山-体滑坡一般的父爱。辞职之路屡屡受挫之后,李承乾忽然就顿悟了一个真理:你也想得到的,就越是会失去。而你越想甩掉的,就越是会粘着你。于是...
-
父凭子贵全文免费完整版阅读_韩漂韩漂_父凭子贵最新章节更新全集
父凭子贵小说是作者韩漂韩漂创作的精彩小说,窝棚文学网为您提供内容阅读。讲述了:“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既然父亲你不信邪,一根筋两头堵,那儿子我只能做皇帝了!”韩信之子,韩漂留。...
-
大明:七岁熊孩子,老朱求我登基全文免费完整版阅读_朱雄英朱元璋_大明:七岁熊孩子,老朱求我登基最新章节更新全集
大明:七岁熊孩子,老朱求我登基小说是作者朱雄英朱元璋创作的精彩小说,窝棚文学网为您提供内容阅读。讲述了:一朝穿越,成了大明早夭皇太孙朱雄英。还好觉醒了续命系统。只要不停作妖整蛊,就能为自己续命!暴打朱允炆、整蛊朱标,甚至连快五十岁的朱元璋都没放过!就在整个大明朝臣被闹的苦不堪言之时,画风突然就变了!徐达:“皇太孙,俺甘愿拜您为师!”蓝玉:“太孙殿下,以后你说打谁就打谁!”朱允炆:“皇兄,您就饶了我吧,我真无心皇位!”朱棣:“大侄子,四叔这就去封地,再也不回来了!”世界各国:“大明万岁万岁万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