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李金玲走了,林母也不想在这里多待了,被子的事情,李金玲不闹着要,她也不愿意再管。
可一想到赵雪芳两个没听她话,她心里又不得劲儿,想说又找不到好的理由,瞪了赵雪芳夫妻两个半晌,才憋出两句话:“ 不是我说你们两个,你嫂子也没坏心,她一个女人带两个孩子,你们得体谅她的不容易。”
这话说的好笑,是她李金玲的孩子又不是她赵雪芳跟林有德的孩子,叫他们夫妻两个体谅,不是说笑话吗?做丈夫的,做爷爷奶奶的体谅还不够,连小叔子和小叔子媳妇也得去体谅她?
她是公主还是老佛爷啊?
赵雪芳懒得跟林母掰扯,胡乱应下。走了一天她也很累了,洗洗就早点睡下了。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赵雪芳就起来了。林有德也跟着起来,他跟着二哥林有成给外村一户人家建房子,他二哥是大师傅,他跟着学了砌墙的手艺,多少也算个师傅。
赵雪芳简单做了些粗粮饼子,又煮了一锅红薯稀饭当作早饭。林有德匆匆吃完,就准备去村口等他二哥。
两个人结婚剩下的肉菜吃个差不多了,陈月娥跟林有成今天就没过来一起吃饭,主要是陈月娥不愿意来,在老宅吃饭比在她自己家吃饭还累。
在家里只需要照顾好孩子,家务活能干就干,不干也没人说,冻不着饿不着就行了。孩子睡了,她也能跟着眯一会儿,缓一缓。
在老宅可不一样,她要是搂着孩子眯觉,林母的骂声立刻会在门口响起,她逗孩子玩一会,林母都觉得她在偷懒。
“雪芳,我干活去了。”林有德丢下一句话就急匆匆地走了。两个人结婚,他已经七八天没上工了,再不去主家要有意见了。
赵雪芳欲言又止,她不想让林有德跟着他二哥干活,因为她知道工钱会被林母直接从林有成那里要走,他拿不到手里。
但是无缘无故的说这话,林有德不会听她的,还会对她有意见。但是总这个样子,日子怎么过呢?
日后分了家,手里得有钱才行。前世这时候林有德赚的这些钱都给了林母,后来被他大哥想理由要走了,他拿去买肉买鸡蛋,又给李金玲买衣服,花的一毛不剩。
分家的时候,一分钱也没分到林有德手里。
赵雪芳咬了咬牙,决定还是找个机会试试。
林母对赵雪芳做的早饭并不满意。她从来都是紧着细粮先吃,细粮吃完了,她宁愿找亲戚邻居借粮也不愿意吃粗粮。
但是一家四个男人,光吃细粮白面哪里够啊?因此林家时常闹饥荒,也存不住钱,在村里面是出了名的穷。
老大林有建分出去以后,夫妻俩好吃懒做,还时常到老宅搬粮食拿东西。
林有德不愿意跟大哥大计较,不曾说过一句话。
他之前做工赚的钱,都被林母拿出来给老二娶媳妇了,轮到林有德结婚的时候,实在拿不出钱来,去信用社贷了款,林有德也没计较过。
赵雪芳想的出神,没注意到林母不满意的神色,等她回过神来,只听到林母絮絮叨叨的说道:“男人在外面干的都是下力气的活,咋能不吃点好的?”
赵雪芳知道她这个婆婆根本是不想亏了她的嘴,却拿别人做借口。她心里不耐烦,嘴上却应道:“婆婆,家里的粮食确实不多了,要是顿顿细粮,撑不了几天就得断粮了。”
林母一听这话就不高兴了,脸拉得老长,“胡说什么,家里还有十袋麦子呢,再等一个多月新麦子也要下来了,你大哥二哥也不跟咱们一起吃。”
赵雪芳深吸一口气,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平和些: “婆婆,新麦子下来,还得交公粮,交完公粮得卖一部分粮食,去买种子,这就得下去一多半了。”
林母眼睛一瞪,刚要发火,赵雪芳接着说:“婆婆,万一大哥二哥家粮食不够了,需要咱们接济呢?大哥家的两个孩子跟着咱们一起吃,总不能断粮了让他们饿肚子吧?”
林有建家的两个孩子是林母的心头肉,果然一听到那两个孩子,她的表情缓和了不少,却还是不放心地问:“你是不是嫌你两个侄子吃的多?”
半大小子吃穷老子,要不林有建为什么把两个儿子丢到老宅来?还不是想省点粮食?
但赵雪芳实在懒得搭理林母,敷衍道:“婆婆,我没有,有德让我去地里看看,你慢吃,我先去了。”
赵雪芳一边走一边想着刚才的事情。因为她提前回婆家,避免了跟婆婆的第一次争吵,也避免公婆被老大接走,这样两口子就没有理由拉走家里的存粮。
但是她知道李金玲不会那么容易放弃的,肯定还有别的招。两个人即使粮食够吃,也得想办法从老宅捞点东西。
下个月收麦子,割麦子晒麦子交公粮,怎么也得忙活大半个月,要分家趁着新粮下来分家最合适不过了,省的老大两口子像老鼠一样一点一点搬空家里的存粮。
“赵雪芳,你这个搅家精,你存心让我跟你大嫂日子不好过是吧?”林有建不知道从哪里突然蹿出来,指着赵雪芳的鼻子骂。
赵雪芳被气笑了,到底谁让谁的日子不好过?整天占便宜没够,还学会倒打一耙了?
“大哥一见面就指着我的鼻子骂,不知道我有什么错,叫人一见面就指着鼻子骂?”赵雪芳一改往日的泼辣,不慌不忙的说:“大哥骂人也说明白,要不就是冤枉人!”
“你还有脸说?我叫你说!”林有建说着抡起巴掌就要打赵雪芳。
赵雪芳早就提防他这一招,往旁边退了两步躲开了。
林有建没想到她能躲开,恼羞成怒,呵斥道:“你还敢躲开?孩子盖被子你不给盖,吃饭你嫌吃的多,咋滴?这个家轮着你做主了吗?你才嫁过来几天就想欺负孩子,不打你打谁?”
他的左眼眶小时候受过伤,有个疤在眼皮上,显得人凶狠不说,左眼还睁不开,村里人暗地里叫他“半只眼”“混眼狗”。
赵雪芳明白过来了,这是借口被子和早饭的事情,来出气来了。
这个人根本就是不讲理的,只想耍横,就是要你怕他才行。
这边的动静引来了附近田地里的人的围观。听了林有建的话,看着赵雪芳的神色都带着鄙夷。
“大哥这话是听谁说的?”赵雪芳根本不怕他那一套,“昨天大嫂说孩子被子不够盖,我把有德以前的被子借给她,她嫌旧不要,家里的粮食不多了,今天早上我做了粗粮饼子,担心侄子们不爱吃,还用白面做了红薯稀饭……这么做是欺负孩子吗?谁家不是这么过日子的?”
赵雪芳的一番话,引起了围观众人的赞同,可不就是,现在大家日子都过得紧巴巴的,没啥好东西,吃的喝的哪一样都得精打细算,省着过日子。
林有建被问的脸红脖子粗,吊着眼睛瞪着赵雪芳,嘴里骂骂咧咧的不干净。
赵雪芳仿佛在他身上看到了以前的自己,一边庆幸自己开始改变了,一边问道:“大哥你也别骂,我问你,我怎么做才不算是欺负两个侄子?你说说,我要是能做到绝不推辞!”
林有建凶狠的表情略微缓和,他今天闹这一场也不过是为了好占便宜,现在赵雪芳开口就简单多了,他以为赵雪芳是怕他,只是面上不显罢了。
想了想,林有建开口道:“现在晚上天气还有点冷,得给娃娃新被子盖着,娃娃们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每天怎么也得吃两斤白面才行。”
真是好厚的脸皮!他自己家里一斤粮食也不出,还想让她每天两斤白面的供他儿子们吃喝。新被子张口就敢要,也真是够不要脸的。
围观的人听到这里也明白过来,这是占便宜没占成,不甘心来打人呢!
有那跟林有建不对付,在人群里阴阳怪气的说:“听他这意思,是叫他三婶给他供起来啊?还新被子,两斤白面!把他卖了都不值!”
“啥家庭啊,能天天两斤白面?”
“这也太不会过日子了……”
人群越是议论,林有建越是得意,他觉得越是大家觉得不可能,觉得过分的事情,只要他让赵雪芳答应了,就是他有能耐。
偏偏这么想的人往往是没有能耐的人。
一不讲理,二是爱贪小便宜,三欺软怕硬窝里横。
这样的人能有什么出息?能有什么能耐?
赵雪芳是一点也不怕的,前世泼辣的她不怕,这一世学会动脑筋的她更不怕。
“大哥说的这些……”赵雪芳迎着林有建期待的眼神,慢吞吞的说,“我一条也做不到。”
林有建的眼神一下变得阴狠起来,他冲上去就要打人,他觉得被赵雪芳耍了。
围观的村民哪能看着他去打人,纷纷上去拉架。
林有建挣扎着不让人拉,嘴里同时不干不净的骂着。
拉架的人心里鄙夷,真的不想管他,但是又不能松开手看着他去打赵雪芳。
大家从头看到尾,人家赵雪芳可没做错什么,也讲理,从头到尾不讲理的只有林有建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