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第二天,苏母召开了家庭会议。
“我今天去找了老刘家的闺女帮忙,这次下乡分配最近的地方,是下面宁县的上沟村,虽然地方偏了些,不过市里有去宁县的火车,一天就能到,冬天农闲的时候也可以回家歇歇,我也能去看看你。”果然苏母决定了的事情,效率杠杠的。
苏父又想抽烟了,不过看了眼沉着脸的苏母,又把烟放下。
大哥刚想说什么,苏林昭赶紧抢过话头“大哥,小柏还小,爸妈这边你要多费心,下班回来多帮老妈干点活,这个家以后还得靠你。”
苏母瞅了一眼,没管兄妹俩的小官司。“你先带点换洗的衣服和生活用品过去,那边是山里肯定比这边冷,我再寻摸点棉花,给你做套厚些的棉衣。被子也要打床厚的,到时候做好了我给你送过去。”
“我和你爸商量好了,给你带100块钱,还有些票,自己贴身放着,到那边缺什么自己买,买不着的你就往家里拍电报。另外我每个月给你汇20块钱,就你这点子力气,肯定赚不到多少工分,粮食不够就自己买点吃,别饿着。这两天跟我去供销社找你大姑一趟,该买的买齐了带过去,那边东西不一定好买。”
苏林昭没想到下个乡,还有‘工资’领,这也是独一份的宠爱吧。
苏母又对着苏大哥他们解释道:“你们也别觉得我偏心,乡下生活不容易,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来,小柏以后要是下乡我也按这个标准给。”
苏大哥也翻出了他这几年攒的零花钱:“妈,你把我们当什么人了,这都给小妹带过去。以后每个月的5块钱也不用给我,给小妹汇过去,我吃住都在家里,平常也不用花钱。”
苏林昭看着桌上有零有整的七十多块钱,苏大哥上班第一年是18块钱的工资,苏母让他上交15块,留3块钱每个月零花钱;第二年涨到25块,就每个月给他留了5块,上交20。
除了偶尔给弟弟妹妹买点吃的,好像确实没看他怎么花钱,这些钱都是他这三年抠抠索索存下来的。
苏林昭……还有这好事?伸直了胳膊把钱搂自己怀里,想了想,还是一脸心痛的把几块钱的零头还给了苏大哥。
“哥,等你找着对象了,就别给我寄钱了,自己留着给未来大嫂买点礼物,看个电影什么的。”
原谅她穿过来还没见过这么多钱,正好缺启动资金呢,等她赚钱了一定加倍还回去!
苏木……这不是他存的钱吗??怎么这么像小妹施舍给他的?
苏母都不想看这俩小傻子,也把整理好的钱和票拿出来,整整齐齐的装在信封里,递给苏林昭。
“钱票一定要贴身放好,我给你衣服里面缝了几个小兜,分开放,不要都放一起。明天给你买把锁,到那边自己的东西要保管好,防人之心不可无。”
苏林昭默默听着,这场景,像极了前世上高中住宿前,那会奶奶也是这样唠叨着教给她一些生活经验,就怕没离过家的孩子太过单纯,在她看不到的地方被欺负了。
一个人生活了这么多年,苏林昭早已不是那么单纯好骗了,但是又有什么关系呢?有人关心惦记,在你离家前殷殷嘱咐,是多么幸福的事呀。
接下来的两天,苏母带着苏林昭一直在买买买,这个家不会被她搬空吧。
东西加了又加,开始说只带点日常用品和换洗衣服的,不知不觉就塞满了2个编织袋。也不知道这么多东西苏母是怎么塞进去的,这项技能苏林昭一直都没学会。
连月事带都给做了条新的,和旧的换着用,还买几刀卫生纸。看着这充满年代感的月事带,苏林昭都有点怀念前世加了黑心棉的卫生巾了。
不行不行,细思极恐,怎么被PUA成这样了,坚决抵制黑心产品,那些商家真的是毫无底线。以后看看有没有机会,当个良心产家,做点正常的产品,底线都要跌破地板了。
在一个寒冷的清晨,苏母早早起来蒸了一锅馒头,煮了几个鸡蛋。和苏大哥一起把苏林昭送上了下乡的火车。
苏父的工作比较忙碌,每天都是早早地去单位,不过临行前偷偷给苏林昭塞了一卷钱。
她偷偷看过收起来了,不多,就20块钱,估摸着也是他所有的私房钱了,毕竟他的工资就没过过手,都是苏母直接领的。
就这样,苏林昭带着190块的巨款下乡了,她再也不是那个两毛钱都掏不出来的苏小二了!一波肥啊,感动哭了。
这个年代的绿皮小火车,速度是真的不快,人也是真的多,车上的气味难以言述,还好没晕车。
苏林昭坐在位置上也不怎么敢吃东西,水也是实在渴了才喝一口。先不说火车上厕所那个味道想想就窒息,她也怕去个厕所回来位置就没了。
周围好几个大妈虎视眈眈的盯着几个年轻小姑娘小伙子,看看有没有脸皮薄的好心人给他们让个位置。
苏林昭也没得手机玩,干脆闭目养神,反正坚决不跟大妈们眼神对上。
还好不远,忍一忍,下午三四点应该就能到了。
在车厢一票嘈杂中,也能清楚地听到大妈们聊天的声音“现在的年轻人哦,一点都不像我们尊老爱幼,也没人说让让位置什么的,哎哟,我的老寒腿哦……”
旁边有人起身“同志,你坐我这吧”,估计是被大妈说的不好意思,让座了。
苏林昭眼睛都没睁开,还有几个小时呢,她可不想站着去。这大妈听声音中气十足,估计身体比她好多了。
摇摇晃晃的又睡了一觉,当然,手也是一直抓着编织袋的带子,这年头车上也不知道有没有监控,东西丢了可没地儿找去。
火车晃悠悠到达宁县,还好只有几个小时,那些要坐几天几夜的,也不知道怎么坚持下来。
出车站一看快4点了,一路问过去,这年头人还是蛮热心的,找到知青办登记完,还给指了上沟村接人的牛车。